拜訪曾定榆老師的工作室,屋外沒有華麗的裝飾,宛若一般民宅般只有門口簡單掛著「台灣工藝之家」的牌子,一如老師樸實內斂,不說您可能不知道裡頭住了個工藝的大師,一個能夠將萬物賦予新生命的工藝大師。
【豐富多元的經歷】
「我做過太多行業」曾定榆老師說道。說起做過的行業,舉凡照相館攝影工作,至現在多元媒材創作、裝飾藝術,涉略的範圍很廣,不過正因為這豐富的歷練,提供創作上多元技藝與靈感,從老師的作品中亦常發現多元材質間的融合,不管是鐵器、木頭、銅還是其他物品,在老師的巧手下皆可化為一個非凡的作品。
談起老師的工藝創作之路,從幼時便展露豐富藝術天份,在興趣使然下撿拾海邊漂流木自我鑽研雕刻,也經常是學校美勞比賽的常勝軍。傳統的生活中,經常使用竹子作為生活器具,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賦予老師創作的天份,在無師自通下將竹材結合其他媒材,經常也令人驚艷的表現。
【多元創作的媒材】
最初拜訪老師時,老師正戴著防護面罩製作準備展出之作品,空氣中揚起切割過程中產出之木屑,深深體會到一件作品產出之不易,亦很難想像原本一塊平凡無奇的木頭,不久後將變成鎂光燈下的作品。
踏上工作室二樓,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型態的雕塑作品,由樹枝勾勒出之髮型,栩栩如生之眼神,帶有點令人敬畏神情的人像。在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為一段有著各式動物攀爬的樹木,仔細觀察上面的昆蟲,「這不是我們吃飯常用的湯匙嗎?」我們驚呼!原來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器物,也是老師創作的來源。
【作品心境的轉換】
在老師的作品中,隨著心境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面貌,近幾年主要以「禪思」系列為創作代表,表達人們內心世界的感受,用烏木多次打磨呈現天然光澤,抽離人像五官,用簡單線條勾勒出各式型態,彎曲的背象徵著謙虛、卑躬,現在社會上需要這類型的人,背著東西則象徵著在社會中所需背負的責任,看著這系列作品,彷彿能將心境沉靜,回歸生活的純粹。
【對於臺灣工藝發展想法與推廣】
說起台灣目前工藝的發展,曾定榆老師說:「真的要推展,難!工藝之家現在也一樣碰到此問題,辦理展覽展示可以,但要推出去真的難」現在台灣市場小,經濟也不景氣,很多創作者儘管有理想,然而卻因為生計不得不中斷持續創作與理想,因為曾老師目前有教學、有評審、有做裝置藝術、有展覽,生活不至於太困難,雖然創作過程也是辛苦,然而相較其他創作者們情況可能好些,也許就是這時代創作者們所面臨的最大難題吧!
為了持續推廣工藝,曾老師也在許多地方開設課程,老師強調他不喜歡上課太死板、太枯燥,也不限制作品的取材,注重學員們自由創作與發揮,歡迎對於創作有興趣的朋友們關注曾定榆老師的開課訊息!
採訪側記:
最初拜訪曾定榆老師是在竹風樂境吳小姐的推薦下,從吳小姐口中可以感受得出對老師的這份敬佩,也鼓勵我們學習老師的生命態度,在實際拜訪過程中老師的謙卑,對於萬物的處事態度,真的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相關連結:
【曾定榆工作室粉絲專頁】|新竹縣竹東鎮民德路2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