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風吹,米粉熱燙燙端上桌,柿餅散發橙黃色的香氣。

水流,圓潤的溪石被撞擊出獨樹一幟的樣貌。

大自然構築成一張細密的網,溫柔包覆土地,形塑一地的樣貌。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穿梭、踏尋,巧聲無息染上大自然賦予的色彩。受土地滋養的職人們,或屏氣凝神,或悠然自得,將吸收的養分,轉化為手中的器物,生活樣貌的實體就此成型。

「新竹縣,慢慢吔流—工藝吹拂計畫」以縣內13個鄉鎮為主軸,水為經,風為緯,交織出竹縣工藝的輪廓。

經過酷熱夏季醞釀後,金黃色的季節即將到來。大自然悄悄替夏季畫下休止符,以九降風拉開下一季的帷幕,

竹縣工藝也將乘著九月的風,吹往縣外,讓大家看看,新竹生活。

專題.png
info.png
聯絡我們.png
活動理念.png
徵件資訊
新標_edited.png

在新竹,九降風與頭前溪構成了在地生活風貌。每到秋季,東北風乘著陽光,吹進地形似喇叭狀的新竹,化為風速強勁的九降風,風乾米粉、曬乾柿餅。而匯集於新竹南寮那蜿蜒的頭前溪流域,形塑出了新竹的地理風貌,每條溪的交會與融合就像是新竹原客閔三種族群的共榮存。

無論是用餐的杯勺、喝茶的茶器、乃至於掃地的竹掃把,都是工藝的一部分。生活淬鍊著工藝,工藝靜聲地進入生活。在地的習慣、民情,甚或自然環境,皆成了創作養份。器物在代代相傳的「用」之後,鋪陳出了一部分常民的生活史。

日本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在《工藝之道》一書中提到:「美是用的體現,用與美結合,就是工藝。」工藝建構在「用」之上,而「用」緣自於生活,因此兩者可說是相依互生的存在。「用,即是美」便是工藝之道。

創造器物的職人,日復一日打磨雕琢器物,技巧無聲地融入身體。抬手、落下,彷若自然反射,心中的意念於兩掌間逐漸成形、完整。在器物中,看見身體記憶與土地交融的樣貌。

徵件文案新.png

​松山文創園區 藝思空間

10:00 AM - 18:00 PM

10/26(六)- 11/03(日)   

《生活的形狀—新竹縣工藝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