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標_edited.png

【芎林鄉】竹林竹藝行李錦員|永不滅的職人精神

偌大的房間裡,堆滿了竹編斗笠、竹籃、雞籠、竹畚箕、客家喜籃、採茶竹簍等各式竹編用具,甚至還有小型嬰兒搖籃和時鐘。若拿起細看,竹片細密地橫豎交錯,緊緊疊在一起,每一物件的做工都精細的令人忍不住哪在手上反覆觀看。



「我不是什麼老師,也稱不上工作室或品牌啦!就是做好玩的。」把這房間堆得滿坑滿谷的「始作俑者」—李錦員,表情略帶不好意思地擺擺手說。


【重拾幼時竹編記憶】


李錦員是個退休幾年的上班族。


小時後,祖父和父親都從事竹編行業,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應該會接下家業這分擔子。然而,他卻選了不同的路,「因為要生活。」李錦員說。外出工作了幾十年,當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直到幾年前退休,才拾回小時候的記憶,以興趣為出發,重新接觸竹編。


李錦員的竹編作品百百種,近期他主要的創作是竹編時鐘。將竹子以時鐘的圓形為中心點,向外編織出一張大網,這張大網可以是圓形、菱形或是散開的不規則形狀,最後在中間嵌入時鐘,就變成了別具一格的居家擺飾。利用未處理的綠竹、剛褪色的褐色竹以及深咖色的竹片做顏色搭配,千變萬化,每一個時鐘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



【工業浪潮下的傳統技藝】


相隔幾十年再次接觸竹編,除了興趣使然,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想傳承竹編技藝以及推廣新竹的竹子。


然而在這幾年間,李錦員感受到更多的是創作者的不易,以及傳承的艱難。「很多人百分之五十的興趣是有的,但是後面百分之五十的吃飯呢?」當時為了生活而選擇成為上班族的他,一語道出傳統技藝創作者幾乎都會面臨的難題。


傳統技藝所生產的器物,大多都是舊時社會生活所需而產生的物件,隨著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過去家家戶戶使用的物件,漸漸被工業化機器帶來大量且便宜的商品取代,手工藝市場縮減,而自然素材也因為一棟又一棟蓋起的高樓大廈,漸漸變得難以取得。「你在家做十個、一百個,賣不出去有什麼用?沒有人買就沒有動力做,沒有市場流通,這些人該靠什麼吃飯?」在時代的大浪下,大多數創作者選擇轉行,傳統技藝也在這波浪潮下,漸漸被淹沒。


「像新埔過去曾經有一整條街都在做謝籃,這種謝籃是在媽祖遶境、結婚的時候用的,現在已經沒有人做了。老祖宗的智慧無法傳承下來,技術都消失了,哪天如果有人想要,也已經無法再製作。傳統技藝這種東西,已經一項一項斷根了。」



【傳統技藝傳承的難題】


既然無力改變社會的演化,李錦員轉而開設課程,試圖透過課程,將竹編技藝交給學員,延續傳統技藝的價值。然而開課後,他又發現了新的難題。


「來上課的人,大多都是和我年齡相仿的退休人員,這些人來上課,大多都是玩票性質的,這項技藝對這些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就算這些人學會了,在不久後的將來就會離開人世,如此一來,技藝又消失了。」李錦員開設課程的目的,是盼望能有年輕人來學,藉此延續技藝。無奈此行業實在過於難以生存,靠著傳統技藝維生,困難重重,年輕人大多不願意花時間投入。


「最大的可能,是利用政府資源協助。像是南投竹山地區,設有展館、工藝中心,文化部也會聘僱老師到那邊教課,有許多年輕人到那裡學習。因為不斷有新的人進去,這樣一來,就提高了技藝傳承和文化傳承的機會。或是透過政府投入各機關團體、大專院校開設課程,讓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東西,延續並產生新的火花。」


新竹和竹山同樣身為竹子的盛產地,傳統技藝傳承發展卻大為不同,「傳統技藝需要產業群聚,彼此互相合作,才有可能有更長遠的發展。然而新竹的現況卻是各鄉鎮大多各自為政,多數人抱持著自掃們前雪的態度,辦活動也都只是放煙火式的舉辦,電視台拍一拍、報紙刊登個版面,節目結束、報紙撕掉,什麼都沒留下。而新竹明明有全亞洲最好的竹子,政府卻不懂的善加利用,讓滿山遍野的竹子荒廢。」李錦員談到這裡,不禁大大嘆了口氣。


「你必須要給創作者一個好的創作環境、一個群聚的平台,伴隨著傳統技藝和文化,地方特色就會顯現出來了。」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李錦員也只能認真的做好手上的每一件竹編製品,好好的上課,並且盼望政府有一天能正視傳承技藝的重要性。



採訪側記:

李錦員在談話的最後,提到芎林鄉鄉長近幾年似乎正為芎林鄉的竹編推廣努力,除了開設竹編課程外,也透過更多的管道,希望傳遞新竹的竹子與竹編技藝。雖然目前看來,新竹的工藝推廣發展仍然緩慢,但還是祝福有心推廣的人們,努力能夠得到回報。


 

相關連結:

【竹林竹藝行】|新竹縣芎林鄉石潭村112號(竹林別莊附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