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標_edited.png

【北埔鄉】李謙宏 李誠誌竹編| 編一簍台灣農業的縮影


北埔印象,除了老街、粄食與擂茶,還有著些什麼呢?


在北埔老街轉個彎不遠處,八十幾歲的李謙宏和兒子李誠誌,蹲坐在地上,熟練得將竹子剖開、穿梭、彼此交疊,編織成一個個竹籃與米粉曬網,竹子與竹子結合的經緯,成為了農田裡的記號,融入了農人們的生活印象,而李謙宏手中的工具有著歲月留下的痕跡,在手中變得圓滑、順手,此時,看著兩人工作的景象好似回到了舊時竹編產業興盛時的景況。


【竹編工藝的起落】


李謙宏的米粉曬網,為全台的米粉製造業供應了三十多餘年之久,兒時在竹編世家長大的他,因著早期農家社會的影響,家家戶戶皆會蹲坐在自家院子前,編織著日常所需的器物、農具,像是扁擔、雞籠與米籮,十三歲的他便隨著父親學習竹編工藝,也因應著新竹米粉產業的興盛,竹編的米粉曬網成為了家中主要的製作物之一,「用竹子做的米粉曬網曬米粉,除了吸入滿滿太陽的味道,以及強勁九降風的日月精華之外,還會有淡淡的竹香味唷!」


李謙宏感嘆說到,可惜現在許多的米粉製造業為求方便與堅固,便開始選擇以黑色的塑膠網代替中間的竹編網,導致竹編的米粉曬網需求降低,而塑膠網雖耐久不易壞,卻少了竹子的天然氣味,亦可能透過陽光的照射而產生不好的物質。而李謙宏依然堅持著使用傳統的技法製作,盼望保有天然竹味。


李謙宏編著竹籃說,「現在的竹籃目前還是有人會來跟我買,一些婆婆媽媽啊!在拜拜的時候就會用到這樣的竹籃,也有一些五金行的人也會來跟我收購啦!」兒子李誠誌說到,越來越少進入生活中的竹編籃,亦成為竹編產業中甚是可惜的一部分,「像我爸爸擁有著很好的竹編技藝,卻已慢慢的被進口貨及塑膠的商品給取代了,沒有了行銷的出口,就只能依照現況賣給少量的客群,或是偶爾修補一下舊顧客的竹曬網、竹籃。」



【傳藝的推廣,需要眾人並肩作戰】


如何讓新竹縣的竹編工藝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中,是兒子李誠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透過不一樣的行銷計畫、善用網路曝光商品雖是很好的推廣方式,但是缺乏人力與精力的父子兩人,遲遲未能朝著這一塊發展。


不只是曝光,以傳統竹編技藝為基礎的設計轉換亦是能讓傳統工藝保留並推廣的方式,藉著年輕人的設計力,結合老師傅的手藝,共同創造出擁有溫度與記憶的商品,傳承世代。


而傳藝推廣應不能只靠著老店家的努力,異業結盟,串聯周邊資源共同發展,亦能從中看見在地產業彼此之間迸出的不同火花,從點到線,再從線到面,在彼此的串連下共同成長,達到雙贏的目標。在傳藝推廣的路途中,尚有一大段的路程要走,如何讓傳統工藝不要從新竹縣內流失,或許是個需被看重的議題。




採訪側記:

李伯伯和李大哥席地而坐,專心的編織著竹子,是北埔街上最迷人的景象,讓人試著遙想以前竹編工藝興盛時的樣貌,竹香撲鼻,竹子的顏色隨著時間不同而呈現翠綠及褐黃,工具咚咚咚的聲音彼此錯落,形成一首有趣的樂章,若是有一場旅行,專門看著李氏父子製作著竹器,聆聽著舊時竹編產業的記憶故事,甚至自己動手體驗竹編工藝,會不會有人想加入呢?


 

相關連結:

【李謙宏竹編】|新竹縣北埔鄉南興村公園街15 巷4 號 (03)580-1277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