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標_edited.png

【新埔鎮】新埔柿染坊|柿染的新詮釋

日子正式踏入九月,每當要用顏色描述這個季節,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橘色或橙黃色吧!在這個充滿暖色系的月份裡,若說起代表物,柿子一定榜上有名。而說起柿子,一定馬上會聯想到柿子和柿餅的故鄉—新竹縣新埔鎮。


在這個滿是柿子的新埔鎮上,有一家用柿子作為染料的工作坊—新埔柿染坊。


新埔柿染坊是由新竹柿染文化協會經營,開始的契機是2004年在一次柿餅產業團隊調查中,看到果園中有許多外觀無損傷卻被丟棄的柿子,原來是因為柿子若長得太茂密,果實無法好好生長,因此摘採部分成相較不佳的柿子,讓漂亮的柿子有更多成長空間。看到這樣的情形,團隊有了「讓垃圾變黃金」的想法。當地居民發現,年紀較大的人久坐剝柿子皮後,往往需扶著木棍起身,久而久之木棍上都是沾滿柿子汁液,久久不會褪色,因著此發現,結合已行之有年的植物染概念,發展出「柿染」工法,讓農作有了再利用的價值。

「柿子皮是我們這邊主要的材料之一,這些柿子皮主要來源都是柿子加工廠,我們會回收他們削下來的柿子皮,經過熬煮後變成染液。若想要煮一鍋染液,通常需要數量非常龐大的柿子皮,然而我們需要的染液量,也遠遠大於一鍋,所以還是會向柿農購買他們每年疏下不要的柿子,經過榨汁處理後,作為染布使用。而除了柿皮外,架上這些像是茜草根、咖啡豆、洋蔥皮也都是我們的染料來源,將他們和柿子染夜結合,創造不同顏色。」目前在新埔柿染坊擔任統籌及行銷規劃的吳至航向我們介紹。



【柿染的新詮釋】


吳至航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因緣際會下,來到新埔柿染坊工作,他發現這個金黃燦燦的空間,曾幾何時變得有些灰濛濛,像是光潔的表面染上了一層厚重的灰。

「柿染剛開始的那幾年,整體發展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大家只看過植物染,沒看過柿染,都覺得很新鮮。但這麼多年過去,課程內容缺乏更新、柿染新鮮度降低,大家對柿染的關注度也隨之下降,來的人也少了。」除了一成不變的DIY課程,新埔柿染坊用柿染布自製的衣服、布包等產品也難以打入市場。「新埔柿染坊的製作者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婦女阿姨,他們很願意花大把時間和心力製作商品,但因為缺乏創新的想法,所製作的布包顏色紋樣多,整體商品看起來較為老氣,比較難被現在的市場接受。除此之外,也因為沒有行銷的概念,擔心價格太高沒有人願意購買,因此定價普遍都很低,有時候甚至低到連成本都不夠。」


因著鎮上媽媽「擔心大家花太多錢」的心與純樸的想法,讓大眾對柿染布的印象定位在「便宜、老氣」,吳至航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眼中,柿染無論是在商品開發或是植物染技法方面,都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他希望以一個年輕人的角度,重新詮釋「柿染」。


【重新詮釋柿染的三個跨步】


#第一步:修正DIY課程內容

過去的DIY課程,僅是用口述解說柿染的來由、背景,「其實會來做DIY的大多都是親子,而真正製作的人,往往都是小朋友。我們發現如果不搭配圖說,只是用口述,小朋友根本聽不懂。」因此他們做了小動畫,用畫面呈現柿染坊的來龍去脈,小朋友除了能更快理解,也能更專注在這些解說上。在實際手作的課程方面,將二樓的空間打造成完整的DIY說明區,遊客可以自行挑選想製作的物品,也能透過一旁的染布技法說明,想像自己DIY成品的樣貌。同時,針對大多數製作者多是幼童,所以課程內容就以小小朋友可以穿的小圍裙、小提袋為主,讓小小朋友對DIY製作更有熱情。




#第二步:柿染布既不廉價也不老氣

在展示空間的牆上,掛著大小款式各樣的布包。「你可以在這面牆上,很明顯看出哪些是阿姨媽媽做的、哪些是我們年輕的設計師做的。」吳至航邊說邊從架上拿下一個顏色較暗沉、花樣較繁複的提袋,另一手指著另一側淺褐色的單色提袋。「媽媽們覺得大地色系顏色不鮮麗,便想加入其他的顏色,或是這些花樣,豐富這個包包,但這樣的包,比較難被現在的市場接受。那淺褐色的包,是我們和外面設計師合作的款式,主打單一顏色,同時結合皮質背帶,這樣簡約的風格,是比較能打入現在市場的。」因著對市場的觀察,以及身為年輕人的想法,吳志航設立了另一個屬於新埔柿染坊的柿染新品牌—kirkir。


「kirkir取名字是新埔這邊柿子客家話的讀音,同時也近似柿子的臺語讀音。」kirkir從logo到商品及後續的DM設計,主要皆由兩年前回鄉的年輕設計師進行設計,其商品類別舉凡護照夾、筷套、口金包等,皆是生活上會使用的文具及物品。「kikir的商品主打25到45歲的客群,商品顏色款式的設計風格是年輕族群比較喜歡的簡約風。除了使用柿染,有些商品也會和藍染進行套染,讓布料顏色更深、更具有特色。」吳至航希望藉由這些改變,跳脫過去大家從「新埔柿染坊」所獲取對柿染布「便宜、老氣」的既定印象,告訴大家,其實柿染布也能簡約又時尚。


商品風格轉換的同時,也透過展覽和寄賣,將重獲新生的柿染布推廣出去。

「這是我們為之前在台北舉辦的展覽特別準備的物品,因為那個展覽有許多外國人,因此我們便想藉此推廣台灣文化。之前的展覽我們大多都是展示商品,藉由這個機會,想做一些有別於以往的東西,而誕生了這一系列的年菜,沒想到迴響還蠻大的。」吳至航帶我們到二樓DIY教室的一個小角落,擺著一桌「山珍海味」。有充滿油豆腐和蝦子的火鍋、滷到入味肥美滷肉、甜滋滋的發糕,當然還有在新埔不可或缺的柿子。




向我們說完,停頓了一下,像是想到什麼,過一會兒才笑著解釋:「經過這一系列作品,我們發現自己好像蠻有做菜的天份。」不過,目前這些年菜產品開發計畫仍在討論階段,新埔柿染坊希望這些小物件不僅是療癒性商品,若是能在生活中使用就是太好了。


#第三步:柿染不是季節限定

雖然柿子的產季是8月到10月,但柿染是一整年都能製作的。每到柿子季節,柿染坊都會製作大量的染液,使用一年都不是問題。8月到9月是柿染坊最忙碌的時間,有大批的遊客湧入新埔鎮,但產季結束,人潮也跟著散去。吳至航想著若要突破這個現況,便要從人潮最多的時候開始宣傳,因此從去年開始,嘗試舉辦了為期兩個月的柿染季。從DIY染布到製作抱枕、布包,舉辦闖關等一系列的活動,都獲得不錯的迴響,因此決定今年要再次舉辦,希望能將重新規劃的柿染體驗推廣出去,同時也告訴大家,柿染並不是只有柿子產季的限定活動,而是隨時想要來玩,隨時都可以體驗柿染,期待大家光臨。



吳至航為了這三個跨步絞盡腦汁,為的是想讓新埔柿染坊個地方再次活絡起來,在經營模式上,未來將會以雙品牌的進行,新埔柿染坊主打DIY課程和柿染季的活動,kirkir則專注發展更符合市場的柿染布商品。雖然目前吳至航還有品牌知名度、活動知名度的難關要跨過,但有一份使命感,再難的路,也要往前再跨一步。



訪談側記:

在參觀商品展示間的時候,吳至航為我們介紹了kirkir推出的柿染旅行袋,這是從柿染防水的特性所發展而成的商品。但因開發成本繁複,所以售價偏高,多數人還是難以接受。在快時尚及工業發展盛行的時代,往往忽略了生產背後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及勞資剝削,如何有意識的消費,產品如何被生產出來的故事,都成為生產者與消費者要一同學習的功課。


 

相關連結

【新埔柿染坊粉絲專頁】新竹縣新埔鎮忠孝路120號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