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位置|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
海拔高度|1600-1900公尺
古道全長|約22公里
所需時間|一日(約8小時)
步道型態|環狀
造訪季節|四季皆宜
霞喀羅(Skaru)在泰雅族語中為烏心石之意,源於過去此處多此樹而得名。古道橫跨了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境內,連接了石鹿清泉及養老秀巒部落,兩端族人經常往來於彼此部落社交、通婚、貿易等,是條重要的交通要道。霞喀羅群分別由天同社、木喀拉卡社、羅卡火社及野馬敢社組成,以強悍勇猛著稱。日治時期,因五年理蕃計畫沒收武器,使族人無法打獵,生計受影響,於1917年發生了「第一次霞喀羅事件」。而後日本政府管力更加嚴密,霞喀羅群生活越發困難,1920年發生「第二次霞喀羅事件」。日本政府震撼於霞喀羅群強悍及神出鬼沒搶奪彈藥,後設置了駐在所用以威嚇族人。然而近百年過去,現今古道內僅剩白石駐在所保存完善,其餘多僅剩殘跡或完全消失。
原本為49.2公里的古道,在整修拓寬過後,目前僅剩22公里,路面多平緩,沿途兩側有樹木遮蔭,涼爽宜人,是條健行者及一般民眾都適合的健行路線。
01
02
03
白石又稱薩克亞金,泰雅族語Sakayachin意指可用做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 日軍於大正十一年 (1922年)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是當時霞喀羅道路最重要的據點。 國民政府於36年接收後改稱「白石派出所」,直至民國78年隨著最後一名駐警的難開而結束。
白石吊橋初建於 1921 年(大正十年),為運補車輛順暢建立,跨越薩克亞金溪主流吊橋,寬達 1.2 米。日人離台後,原功能已消失,於是 在民國 36 年二度修建時,橋寬遂縮改至 90 公分,總長 145 公尺,高度 90 公尺。曾因使用日久且遠在深山無人管理,但近年慕名而 來的人漸增,因而再次整修啟用。吊橋附近為峽谷地形, 兩岸山壁春天櫻花錯落、秋天紅葉繽紛,吸引許多遊客專程前來賞景。
據傳是松下駐在所巡查夫人因與丈夫吵架負氣跳崖自殺之地。據族人所敘述,巡查平時脾氣很好,只是喜歡喝酒,酒後對太太暴力相向,有一天巡查與其他 人喝酒後回到駐在所,發現家中沒人,衣服與被子都摺得好好的,桌上飯菜也擺放整齊,覺得奇怪而出外尋找,最後在斷崖邊找到太太的一雙鞋。
04
05
06
於霞喀羅事件爆發後,日人將此地命名為「木喀卡拉高地」,被視為最重要的戰略據點,日人於此設砲台,用以壓制南方的庫喀卡拉涉及東南方的天同社。此駐在所於民國48年撤廢。雖目前因留山造林遮蔽或破壞部分遺址,仍可看到大門坡道整齊的基地邊坡石器下駁坎。
楢山駐在所雖在戰略位置上並不重要,但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且風景優美,因此當時將醫務所社於此地。光復後改名為青山派出所,於民國58年廢棄。楢山駐在所附近有許多巨大的櫻花樹及台灣紅榨槭,於春天及秋天時,此地的景色令人讚嘆不已。
馬鞍的名稱來由是一位最早來此開墾的泰雅族原住民Bawan,日人音譯為馬鞍,因而得名。目前駐在所基地、大門、石階及夯土牆仍可辨認,登山客時常入內參觀。此地附近有大片的楓香造林,每到秋季,楓葉逐漸轉紅,是古道內一大美景。
07
08
原名為「塔拉卡斯駐在所」,民國36年政府接收後改稱「栗園派出所」,於民國48年廢棄。塔拉卡斯維泰雅語小米“Tarakkis“之音譯。此地居民為泰雅族基納吉群,日治時期因霞喀羅事件被迫遷村,直到光復後部分原住民才遷回原居住地。
1913霞喀羅戰役時,警部補井上國太郎駐紮於此地, 因此援用其姓氏作為警戒所與駐在所的名稱。1924年設置規模龐大的「井上駐在所」,當時有武器彈藥庫、禁閉室,駐在所右下方設有「酒保」提供糧食、日用品,在1917年在駐在所下方空地設「番童教育所」。這裡也曾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埋石立誓」大和解的歷史故事,日治後改為「清泉派出所」。雖然日治時的建築已不在,但仍可清楚看見駐在所上下兩層的平台。
09
10
11
MORE
/
古道該怎麼玩→
古道該怎麼去→
周邊泰雅部落→
周邊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