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要從石鹿登山口進入霞喀羅古道,必定會先經過這個位於上坪溪上游流域左右兩岸的低窪河谷地帶——清泉部落。在泰雅族語中習慣以地貌特徵作為地名,清泉部落擁有天然溫泉資源,過去泰雅族人稱『自然的熱水』為 Ulay-mklix,因此將此地命名為「Ulay」(嵨瀨)。這裡的族人屬泰雅霞喀羅群、白蘭群及少部分澤奧利語系麥巴來群,以前各居住於不同的山頭,日治時期為方便管理而將族人們遷居於此地。
從三叉路口一路往下,進入清泉部落,兩側是翠綠的樹林,上坪溪貫穿整座部落,放眼望去,四座長相顏色各異的吊橋連接兩端,族人經常利用吊橋往往反,是清泉部落一大特色。漫步部落小徑,看見族人生活的樣貌,穿越頭目廣場後方的清泉觀光吊橋,一路從桃山國小漫步至三毛夢屋,從三毛夢屋遠眺清泉天主堂,到清泉將軍湯享受天然的溫泉泡腳池,看看張學良過去的居所,還有那隱藏在樹林中的「森之蛹」及充滿泰雅文化元素的藝術村,逛完一圈後若飢餓難耐,以竹子建造的泰雅美食街是個好選擇。飽食一頓後,可以繞行至環山或桃山步道,享受大自然清幽之美。
01
02
03
頭⽬廣場原為族⼈所居住的聚落中心,在1963年的葛樂⼒颱⾵摧毀後,成為紀念於此的廣場,壁畫上記錄著泰雅族人傳統的⽣活。
建於1955年,最初的天主堂座落在上坪溪畔,1963年遭颱風摧毀,現在位於半山腰眺望聚落,在1976年美國丁松青神父來到部落服務,將這裡視為己出,與族人共同修繕教堂與族人們的家屋,走進教堂每一處可見神⽗用心彩繪的鑲嵌玻璃與壁畫,內容融合聖經故事與泰雅族人的生活,宛如置身於藝術殿堂。
前身為「井上溫泉療養所」為招待日本警察所建造,曾立有「忠魂碑」紀念霞喀羅事件殉難者,以及「演武場」,每到春天舉行祭拜儀式與劍道、相撲等競賽,至國民政府來台將張將軍幽禁於此13年。部落曾因二二八事件中斷與外的聯外道路,當時將軍與侍衛們沒東西吃,族人分享食物給將軍,在過去鹽巴取得不易,因此將軍也分享鹽巴給族人們,颱風後政府為紀念將軍建館(即現今原住民族館),當時原址地處不穩建在市集旁,到2014年原地重建「張學良故居」,走進日式木作建築裡,回溫將軍與清泉族人的生活點滴。
04
05
06
透過老照,看見過往聚落的景象,有天主堂、雜貨店、福利中⼼、撞球館街等市井群聚於此,經颱風摧毀後成為如今的頭目廣場。
⽇治時期稱「井上駐在所」,1947年駐在所辦公室為改為「清泉派出所」,其右側有間「衛生所」是許多部落族人誕生的地方,當時山區醫療不便,五十多年前有位客家義妹跟隨先生來到部落,成為部落唯一的醫生、護士、助產士,有時族人沒錢看病義妹會讓他們賒帳,她無私的幫助許多人,在族人的心裡是相當重要的人。而今仍保留民國早期的水泥屋舍及舊時⽯砌駁坎,這裡散佈著族⼈們兒時的記憶。
原本「張學良故居」因艾莉颱風沖毀因原址地處不穩,在現今頭目廣場市集旁依原樣重建,於2008年更名為「原住民族館」,館內展示在地泰雅族與賽夏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深入探索識山林族人的生活故事。
07
08
09
前身為「清泉派出所」,在2017年將警察宿舍改為藝術村,提供在地與外地藝術家駐村,如泰雅傳統織布、鑲嵌玻璃等藝術工藝。
日治時期稱「井上蕃童教育所」,1917年建立,原址位於現今白蘭部落望月小築的位置,後來日本人發現溫泉,便遷校至清泉部落即現今藝術之森,不久又遷到現在清泉吊橋旁,即日治時「勤行報國青年團修練所」,當時青年團負責整修警備道路,光復後改名為「桃山國小」,學校長久以來以古調合唱、木琴、竹管琴等聞名,後成為民族教育小學致力於泰雅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走入校園可看見兩排櫻花樹守著古老的校園,及傳統泰雅家屋(半穴屋)。
建於1914年,泰雅族語為Ulai Pejitan,意為「山洞溫泉」,當時為了犒賞隘勇線日警,取名「井上溫泉療養所」,最早族人在溪裡挖水源,用石頭圍起溫泉池,但每到颱風來改變水源位置,最後剩將軍湯後面的洞穴有溫泉水,後來將軍使用,族人沒地方泡溫泉,於是將軍另蓋兩座溫泉池,一個給泰雅族人、一個給侍衛隊使用,颱風沖毀後政府因安全考量封了洞口,成為現今將軍湯的樣貌。溫泉是族人們日常寒暄,聚會的共同回憶的場所。(每周一、四為清潔消毒日,不開放使用)
10
11
12
1963年颱風帶走原本的井上溫泉療養所,造成天然岩洞的泉源消失,921震災後溫泉湧出,蓋了清泉溫泉館,卻因設施不符,於2010年熄燈,在2018年重新整修開幕。穿梭於古今山林裡沐浴溫泉感受山林歷史故事。
位於清泉部落中間,站在二號吊橋上能遠眺瀑布風景,而溪水是族人們的日常玩所與食物。
在山坡處有一間紅磚瓦矮平房,三毛曾愛上清泉租下小紅房改裝成自己的夢屋,在2010年改為咖啡廳,保留當年三毛夢屋的原樣,入口處有一棵臺灣肖楠三毛常坐在這沉靜的想著遙遠的夢鄉與旅行。
13
14
15
清泉一號吊橋為原「井上鐵線橋」,日據時連接「井上駐在所」與「井上溫泉療養所」隔溪相望,後來因吊橋歷史久遠而重建,也是最高的吊橋,走進吊橋穿越時空,橋頭佇立的小公園曾是「蕃童教育所」,往前進入藝術之森、環山步道,吊橋兩端仍留有當年霞喀羅警備道路的部分路段,也是進到霞喀羅道路的關口。
位於桃山國小前方,是最受部落孩子們歡迎的吊橋,部落的小孩放學後穿越吊橋,到另一端的雜貨店「血拼」,二號吊橋就是他們心中實現願望的通道。
由於偏離景點處較少使用,歷久未修而停用,但也保留吊橋原始樣貌。
16
17
18
於2005年建立的新吊橋,橋底以木板裝定而成,走在橋上發出如搗米般咚咚的節奏聲響,勾起許多人的兒時的記憶,橋身位於聚落中心接連頭目廣場與桃山國小,走在橋上可看見緩慢流動的上坪溪,及閃閃發亮的苦花在溪底悠游。
環⼭步道連接著清泉天主堂與藝術之森,短短⼀條步道能看⾒許多不⼀樣的⾵景,下方有頭⽬廣場下熱鬧的⼩吃攤販,上面是紛紛落下的油桐花瓣,鋪成美麗的花毯,還有像蛇皮般橄欖綠的⿈藤果實,也是當地族人兒時的解饞⼩物。
桃⼭步道位在桃⼭國⼩後⽅,連接著部落的真耶穌教會,桃⼭瀑布藏匿其中,唰唰唰!閉上眼睛,享受⼤⾃然的聲⾳,你聽到了幾種聲⾳呢?⾵的聲⾳、⽔的聲⾳、 孩⼦的嬉戲聲,休息⼀下回頭望,清泉聚落靜靜的座落在對⾯的⼭坡上。
19
20
進到桃山隧道時,別忘了望窗外看人工慢慢開鑿的石痕,當時開鑿路未通在地族人沿著堆疊的大石塊爬上爬下爬出隧道回家,以前洞口積水又黑暗需要拿著燈火才能前進,在族人的記憶裡當時隧道窄小、地面凹凸不平,只能當單向行駛,因看不到對向來車,所以通過前先在路口聽有無來車的聲音才行進,過去族人對外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運材的卡車,大家坐在木頭上從竹東鎮上山或下山工作,但洞口矮經常卡住,人們便下車步行。桃山隧道是族人們出門與回家的共同記憶,後來張將軍離開清泉部落時,十分感念這裡於是將畢生的積蓄重建隧道,將它拓寬、拓高回饋部落族人。
泰雅家屋屬於半穴居,當族人說起家屋回憶湧上,家屋裡藏著許多祖先的智慧,而家中的火永不滅象徵著生命的生生不息,泰雅族人晚上會圍著火堆商討事情,如果火勢漸弱代表雙方沒達成共識,火象徵團結,而竹床下會放木炭取暖,當木材不夠時便會取屋子的建材燒,以前沒有電話,透過屋外的煙分辨山裡的族人在家嗎,家屋的智慧保護家人(族)的安全與永續。還有更多的故事要親臨現場聽族人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