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藤如簾,攀藤在小小的紅瓦屋上,佈滿整個鋪口,『石店子,冶茶四九』的木頭招牌隱隱約約的立在簾後,寧靜而低調,就像把一切的焦點還給大自然,如同石店子冶茶四九老闆—賴傳莊的生活信念。
【美,源自於生活的記憶】
身穿米白衣衫、寬式褲裝,賴傳莊豪爽地迎接著我們,二話不說的坐在茶桌前,就像呼吸一樣平常的把茶葉、茶具備妥,以茶款客。漂流木與竹段佈店,野茶、雕刻及茶具作品陳列在玻璃櫃中,賴傳莊從身後的櫃子裡拿出一籮菸草,撚起紙,慢吞吞地捲起菸草來,緩緩地說起:「以前這家房子是一家打鐵店,冶字如野,野茶似酒,剛好這裡的門牌號碼是四十九號,店名就此產生了」,簡短的道出了他身為陶藝家亦為茶農的身份。
起初在都市上班的賴傳莊,回到關西老家,開啟半農半工藝的生活,剛開始無意間接觸到雕刻而產生了興趣,便從雕刻開始學起,而後接觸到生活陶,就將雕刻和生活陶結合,創造出現在的擬真陶壺,栩栩如生的南瓜、竹節與枯木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陶製器物,賴傳莊把在關西的生活記憶刻劃在作品當中,南瓜攀藤、小蛙停留,順應自然在人們生活中留下的印象。
「我覺得生活的美感來自很多生活上可以使用的器物。你一直用它,會讓你對器物產生連結,因著這個連結,而產生情感,你就不會一天到晚想買別的東西,這是一個比較正向的循環,而且透過美的東西,你對於很多事情的眼界就會提高。」賴傳莊說著自己當初會轉作生活陶的原因,看著石店子冶茶四九小小店面內的擺飾與陳列,如實印證了這句話,茶桌上所使用的茶具皆出於賴傳莊的手,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器物、使用著自己創造出的器物,能融於自身生活中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野茶,冶出土地的味道】
「人跟茶之間,其實回到一個很自然的狀態,就像茶這個字:上面一個草、在一個人、下面一個木,就是人與土地的連結。所以年輕人啊!應該多喝茶!」
對於從小在山邊、河邊長大的賴傳莊,茶,是找到自身與土地間的關係媒介,亦是養家糊口的重要夥伴,賴傳莊笑著說:「當初會開這間店是因為老婆有上班,那我就高興賣一賣,陶藝也不大賣,那就只賣茶,賺點私房錢。」賴傳莊所種的茶是野生茶,完全野放,不施肥也不下藥。這茶日日月月接受著大自然的精華,有了周邊環境的味道,跟著自然的時節走,亦讓自己可以更認識大地的樣貌。
而在生活中,茶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味:「當你在喝茶時,你可能喝第一杯很濃郁,第二杯更濃郁因為茶葉慢慢張開,第三杯就漸漸變淡,你不會怕喝太多,而你在喝茶的過程,你的心情是轉化到另一個層次,像我平常工作、做陶,做著做著,就會跑到前面來喝口茶,聽個水聲,如果下雨更好,或放個音樂,心情就放鬆了。」
【社區慢慢走,生活慢慢過,其實比較快】
在我們聊天之時,亦為關西返鄉青年的竹冶設計負責人羅傑走了進來,坐在板凳上酌了幾口茶,說到賴傳莊是位很好的長輩,提攜後輩並為社區的事情付出許多心力。
從關西老街招牌改造計畫,到現在正在籌備的東安古橋整修計畫,賴傳莊都熱心的參與,如何讓古橋保有原本的韻味,又兼具安全性,這是關西鎮上部分關注社區的居民所看重的議題,整修時間的長短不是問題,慢慢溝通、慢慢規劃才是遠見。賴傳莊嘆道,台灣現在太多地方的古蹟都被拆的一乾二淨,並被放上毫不相關的硬體設備,搞得大家都長得一樣,地方特色被淹沒,整體缺乏美感,重要的文化內涵也被快速吞噬。很慶幸,關西小鎮還保有一些原來的生活感「這才是我們想保留下來的東西」。
慢慢感受茶韻、慢慢聽風聲,就像賴傳莊慢慢吔、細細吔,雕刻著他的陶壺,時不時觀察著窗外風景、山的肌理,順應著自然的幻變,慢慢吔品味生活。
採訪側記:
在賴大哥這裡,讓我們對於新竹縣的記憶有了小小的發現,那就是『茶』在生活中的角色,每每的拜訪,茶桌與茶具皆是不可或缺的待客用具,不管你是誰,進門聽到的第一句話便是:「來!先喝一口茶再說吧!」看著賴大哥邊聊天邊熟練的操作著茶具,便可知道茶是如何影響著工藝家們的生活,懂得品茶,懂得品器物,懂得品自然,亦懂得品生活!
相關連結
【石店子,冶茶四九臉書粉絲專頁】|新竹縣關西鎮中正路49號
Comments